一、電絮凝設備是什么?
電絮凝設備是一種以電化學原理為核心的水處理裝置,通過外加直流電源使金屬電極(通常為鋁、鐵等活潑金屬)在廢水中發生電化學反應,將污染物轉化為易于分離的絮體或沉淀物,從而實現水質凈化。其本質是利用電能驅動金屬陽極溶解生成金屬離子(如Al³?、Fe²?/Fe³?),這些離子水解形成高活性氫氧化物膠體(如Al(OH)?、Fe(OH)?),通過吸附、網捕、電中和等作用與廢水中的懸浮物、重金屬、油類、COD等污染物結合,最終形成大顆粒絮體,經沉淀或過濾去除。
該技術最早應用于工業廢水處理領域,近年來因環保政策趨嚴和綠色低碳需求,逐漸擴展至電鍍、養殖、市政污水、油田回注水等多種場景,成為傳統化學絮凝的清潔替代方案。
二、工作原理
電絮凝的核心過程可分為四個關鍵步驟:
1.??陽極溶解??:接通直流電源后,金屬陽極(如鋁板/鐵板)在電流作用下失去電子,發生氧化反應生成金屬離子(例如鋁陽極:Al → Al³? + 3e?;鐵陽極:Fe → Fe²? + 2e?)。陰極則發生還原反應(通常是H?得電子生成氫氣:2H? + 2e? → H?↑)。
2.??水解與絮凝劑生成??:生成的金屬離子(Al³?/Fe²?)與廢水中的OH?(來自水的微弱電離或陰極反應)結合,快速水解形成帶正電的氫氧化物膠體(如Al(OH)?、Fe(OH)?/Fe(OH)?)。這些膠體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積和強吸附能力,且表面帶正電荷,可中和污水中帶負電的膠體顆粒(如懸浮物、膠體態污染物)。
3.??絮凝與網捕??:金屬氫氧化物膠體通過壓縮雙電層、電中和作用降低污染物表面電荷,促使微小顆粒聚集成較大絮體;同時,未完全水解的金屬離子繼續水解形成更大的網狀結構(如Fe(OH)?絮團),像“漁網”一樣包裹并捕獲細小污染物(如油滴、COD膠體、重金屬絡合物)。
4.??固液分離??:形成的絮體因密度大或體積膨脹,在重力或斜板/氣浮作用下快速沉降,或通過后續過濾單元(如砂濾、膜過濾)去除,最終實現水質凈化。
此外,陰極產生的微小氫氣泡(直徑約10~100μm)還能附著于絮體或油滴表面,形成氣浮效應,進一步提升輕質污染物(如乳化油、微小懸浮物)的分離效率。
三、核心優勢:對比傳統工藝的“綠色升級”
與傳統化學絮凝(投加聚合氯化鋁PAC、聚丙烯酰胺PAM等藥劑)相比,電絮凝設備具有以下顯著優勢:
•??無二次污染??:無需添加化學藥劑,避免了藥劑殘留(如鋁離子過量可能引發人體神經毒性、磷系藥劑導致水體富營養化)和污泥中殘留藥劑的環境風險。
•??多功能一體化??:可同步去除多種污染物(懸浮物SS、重金屬(如Cr??、Pb²?、Cd²?)、油類(乳化油/分散油)、部分COD及色度),而化學絮凝通常需針對單一污染物調整藥劑配方。
•??污泥產量低??:電絮凝產生的絮體更密實,污泥含水率低(通常比化學法低10%~20%),且污泥中主要為無害的金屬氫氧化物(如Al(OH)?),后續處理成本更低。
•??自動化程度高??:通過調節電流、電壓即可精準控制反應強度,適應水質波動(如突發高濃度廢水),操作更靈活。
•??長期經濟性優??:雖初期設備投資略高于化學法,但長期運行中省去了藥劑采購、儲存及投加設備成本,綜合噸水處理費用更低(尤其適用于高鹽、高毒性廢水)。
四、客戶常見QA(問答)
??Q1:電絮凝設備適用于哪些廢水類型???
A:廣泛應用于電鍍廢水(除鉻、鎳、銅等重金屬)、養殖廢水(去氨氮、有機物)、屠宰廢水(油脂與SS)、印染廢水(脫色與COD)、油田回注水(除油與懸浮物)、市政污水預處理(降低SS與濁度)等場景。
??Q2:對進水水質有特殊要求嗎???
A:一般要求pH范圍在5~9之間(可通過預調節優化),高硬度水(鈣鎂離子濃度過高)可能導致電極結垢,需定期酸洗維護;含大量氯離子(如海水)可能加速陰極腐蝕,需選擇鈦基涂層電極。
??Q3:設備運行是否復雜?能耗高嗎???
A:操作簡單,僅需控制電源輸出參數(電流密度通常為10~30A/m²)和定期排泥;能耗取決于廢水污染物濃度,一般處理每噸水的電耗為0.1~0.5kW·h(遠低于高級氧化等深度處理技術)。
五、操作要點:穩定運行的關鍵
1.??電極選擇與維護??:常用鋁電極(成本低、適用于一般廢水)或鐵電極(對重金屬去除更優);定期檢查電極腐蝕情況,結垢嚴重時用稀鹽suan浸泡清洗(避免損傷電極基材)。
2.??極板間距與布局??:極板間距通常為10~30mm,間距過小易短路,過大則電流效率下降;多采用交錯排列(如陰陽極交替)以均勻分布電場。
3.??電流與電壓控制??:根據廢水流量和污染物濃度調節電源輸出(初始可參考1~3A/dm²電流密度),避免電流過大導致副反應(如析氫過多浪費電能)或極板過度消耗。
4.??pH調節??:進水pH建議控制在6~8(最佳為7左右),過低(酸性)會加速陽極溶解但可能降低氫氧化物絮體形成效率,過高(堿性)可能導致金屬離子沉淀不完全。
5.??污泥處理??:定期排放沉淀污泥(通常每2~8小時一次,視濃度而定),避免污泥堆積影響水流分布;污泥可經脫水后外運或資源化利用(如金屬氫氧化物回收)。
電絮凝設備憑借其“以電代藥”的清潔理念、多污染物協同去除能力和靈活適應性,已成為現代水處理技術的重要工具。隨著電極材料(如鈦基涂層、石墨烯復合電極)和智能控制技術的進步,未來其在高難度廢水處理領域的應用潛力將進一步釋放,為綠色低碳的環保產業提供更高效的解決方案。